近些年,大学校园内学生因压力过大而走向极端的事件时有发生,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。那么,引发大学生压力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呢?作为大学生,我们又该如何面对?

学习压力。和学生进入大学前的想象不同,当代大学生普遍面临课业负担过重的现实。大学课程科目繁多,专业化水平较高,高等数学等难度较大的科目更是成为部分大学生的噩梦。对于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来说,保证大学期间每门考试都能顺利通过并非易事,一时疏忽大意就可能会挂科,甚至重修,面临无法顺利毕业的境况。除了基本课程的学习外,四六级、计算机等级考试、考研等都让学生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,很容易出现焦虑、抑郁等心理问题。

社交压力。中学时代,人际交往通常由于时间、空间等有利因素而自然进行。进入大学,受到交往范围扩大、交往空间不确定等因素影响,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遇到考验,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出现不敢交往或不会交往的问题。在同学相处过程中,也容易出现由于交往能力欠缺而导致交往破裂的情况,甚至产生社交恐惧,从而产生社交压力。很多受到此类问题困扰的学生转而向网络寻求安慰,沉迷于虚拟世界的精彩中,加深了与周围的隔阂。

就业压力。首先人口增长引发的竞争激烈。我国的人口总数已经超过十四亿,其中大学生和毕业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。虽然中国的经济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,但仍无法创造足够多的就业机会。因此,同行业之间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,使得大学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变得更加困难。其次,市场需求不足。许多传统行业正逐步失去市场份额,越来越多的新兴行业则需要的是高素质、创新型的人才。然而,许多企业需要的工作类型与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不匹配,导致了许多毕业生只得到低收入的工作机会,甚至出现失业的情况。最后,个人能力水平的不足。因自身专业能力不够,缺乏竞争力,而导致到嘴的工作,在自己眼下“飞走”。

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呢?
1.调整心态,要让自己有明确的目标
有目标是好事,在这一点上你已经走在很多人的前面,但目标是用来督促自己的,而不是用来给自己施加压力的。这里强调要有一个更明确的目标,这是不是也意味着你需要把目标更加的细化?比如每天每周每月必须要完成多少。在这个目标之上,是否给了自己一个弹性的空间呢?这一点是很重要的。如果我们的生活是按照计划表一步一步走的,那你会发现会走的很慢很累,要适当的对自己好一点,给自己一个弹性的空间,允许自己偷懒一下。

2.接纳自己,接纳自己身上所发生的一切
情绪就如同饥饿一样,是正常的反应,因此不需要刻意地去压制它,认为它是不好的。现在很多人都会说想要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,但情绪稳定并不等于没有情绪。当我们出现情绪时,我们要学会接纳它,知道它的出现是正常的,不要因为有情绪而产生困扰。
3.遇到困难,学会寻求帮助
学习上遇到困难时,可以向任课老师或成绩优异的同学求助。学习好的经验,变被动为主动,根据各项任务轻重缓急规划好时间和精力。
情感上遇到困扰时,可以找自己的闺蜜、哥们,借着阳光畅谈。亦可来到心理咨询室,分享你的喜乐哀愁!

4.多参加集体活动,增进同学间友情
学校给大家提供了诸多锻炼自己的机会,不善交际的同学更应该多参加各项活动,克服恐惧心理,积极主动去表现。长此以往,自己的沟通能力、人际交往能力都会明显提高。在宿舍生活出现矛盾的时候,要学会换位思考,更多地考虑周围人的感受,讲求沟通技巧,多些理解和体谅,共同制定解决方案。

总之,在大学生活中大家会遇到许多压力,不要害怕,不要畏惧,每一次的压力都是对我们的谆谆教导。要像朱迅说的那样:“真正有光的人,是压得时间越久,深度越深,绽放的光芒才可以越灿烂。”

一审|赵心怡
二审|袁千涵
三审|林雅峥
撰稿|心理辅导站
排版|张雅宁